大型
廢鋼破碎機具有產出比大、破碎比大、耗能低、噸處理量成本低等優勢,而對于我國現有資源結構來說未來廢鋼將成為主要的冶金材料,其發展將是必然的,這也政府政策積極引導的方向。目前廢鋼成本高于鐵水,企業的趨利性將成為廢鋼使用量繼續增長的最大阻力,而且對長流程煉鋼工藝來講,廢鋼使用量也不可能無限增加。 要促進鋼鐵行業品種結構優化升級,同時考慮到行業環保水平的提升,電爐煉鋼工藝的發展就成為重點。那么,目前我國是否具備電爐工藝持續升級、深入發展的條件呢? 一方面,針對再生資源行業,目前除工信部發布準入條例在列的企業可享受30%的退稅外,沒有其他任何相關的政策出臺。盡管國家對于報廢汽車有一定的補助政策,但目前廢鋼行業利潤微薄,加工企業生產積極性減弱,國內廢鋼資源仍未達到充分利用的狀態。 另一方面,我國電爐煉鋼沒有明確的支持性政策,其中電費成本偏高,目前沒有優惠,據統計,相比鐵礦石煉鋼,廢鋼煉鋼僅電費成本就高出200-300元/噸不等。 政策匱乏、利潤縮水的情況也降低了加工企業的積極性,導致廢鋼產生量并沒有緊跟粗鋼的產生量,且廢鋼整體質量并不穩定,摻雜使假行為時有發生。 石墨電極作為電爐煉鋼的原料,2017年出現缺貨、價格持續拉升的現象,截至目前其價格仍是居高不下。 結合目前國內環保、去產能、限產等形勢,鋼企將在鐵礦石與廢鋼之間權衡利弊,不利于廢鋼需求的釋放。而隨著廢鋼的大量出口導致資源外流在未來國內也將出臺部分政策及相關標準以穩定廢鋼在國內市場的應用,這也是環保、能源等多重影響的集中表現,而在現有階段由于使用成本及市場壓力的存在廢鋼破碎生產線依舊未能得到較好的表現,而對于社會的進步發展使用廢鋼破碎生產線實現資源再生利用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